國家級稀土催化研究院研發基地東營啓用
致力解決我國稀土催化應用領域“卡脖子”難題
今天(3月16日)上午,國家級稀土催化研究院研發基地啓用與稀土催化產業園開園典禮在東營市舉行。國家級稀土催化研究院於2019年8月落户東營,是國內唯一一家稀土催化領域國家級研究機構。此次啓用的研發基地主要建設催化材料研發、催化材料表徵、催化材料中試、催化器匹配標定等四大研發平台。
國家級稀土催化研究院以“做大做強中國稀土催化產業、保障汽車產業鏈安全”為目標,將結合國家重點新材料研發及應用重大項目,在機動車尾氣淨化等方面重點佈局,構建學術鏈、創新鏈、產業鏈融合的新型研發創新體系,解決我國稀土催化材料技術在行業應用中諸多“卡脖子”難題。
研究院建成以來,先後與濰柴、貴研、威孚、國瓷等股東單位對氣體機後處理催化劑貴金屬減量難題進行聯合攻關,已經取得重大突破。而隨着國瓷、貴研等一系列項目的落地,稀土催化產業園日漸成形,產業鏈上下游融通不夠、科技鏈和產業鏈融合不夠的問題也逐漸得到解決。“這些都為產業鏈供應鏈的自主可控和安全穩定提供了保障,將有力推動我國自主汽車催化產業高質量發展。”該項目參與者、國家新材料產業發展專家諮詢委員會主任幹勇院士表示。預計3-5年內,稀土催化產業園將建設成為“小而精、小而強”高質量發展的專業化產業園區,實現年產值300億元、利税36億元,形成具有國際競爭力的稀土催化產業集羣。
儀式現場,幹勇欣慰地説:“2019年,我見證了國家級稀土催化研究院成功落户東營;短短三個多月後,又見證了研究院研發基地開工奠基;今天,我再次見證了研究院研發基地啓用與稀土催化產業園開園!一年半的時間裏,研究院從無到有,體現了東營良好的營商環境和對科技創新的重視。”
東營搶抓山東省新舊動能轉換、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國家戰略等重大機遇,在“打造山東高質量發展的增長極,黃河入海文化旅遊目的地,建設富有活力的現代化濕地城市”的目標定位中,一方面推動傳統產業轉型升級,一方面將新材料產業作為全市“5+2+2”產業中的五大優勢產業之一聚力發展,通過編制產業發展規劃、組建產業發展智庫、成立工作專班等,全力推動新材料產業發展壯大。2020年1—12月份,東營市統計的47家新材料企業營業收入達221億元,同比增長14.8%,實現利潤總額35.5億元,同比增長122.5%,整體呈現良好的發展態勢。(記者 賈瑞君 李廣寅 通訊員 李永傑 報道)